快評:如何看待豐田與比亞迪合作電動車
有人說豐田先拋出了橄欖枝。當然,這肯定正是比亞迪現在所需要的。2021年11月7日,豐田與比亞迪簽署合資協議,成立純電動汽車R&D公司。當然,這一幕不是一夜之間發(fā)生的。從造車之初的資源縱向整合,到如今供銷體系的全面開放,比亞迪已經從“自主創(chuàng)新”徹底轉變?yōu)椤伴_放創(chuàng)新”,而有了這次合作,豐田將加速落地純電動汽車的本土化戰(zhàn)略,提高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比。但是,“比亞迪豐田”能順利進行嗎?
30秒快速概述全文要點:
1.豐田和比亞迪的合作主要以電動技術研發(fā)和零部件供應為主,將采用豐田品牌。2.合作可以提升比亞迪的品牌、品控和安全,對于豐田來說,將支持其電氣化戰(zhàn)略。3.相比比亞迪戴姆勒9年前打造的騰勢(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品牌,比亞迪與豐田合作的前景更為樂觀。
●合作背后是比亞迪的開放和進步。
今年年初,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與的對話中,透露了一個隱藏的問題——電池的產能什么時候才能再次擴大,幾十億的投資能否滿足產業(yè)發(fā)展的最佳趨勢?與豐田確立合作方向后,也許王傳福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根據具體的合作內容,我們先明確幾個重點:一是新公司于2021年在中國正式成立;第二,比亞迪和豐田各貢獻50%;三是合資公司設計開發(fā)的純電動汽車可以使用豐田品牌;四是新公司由雙方從事相關業(yè)務的人員組成;第五,新公司的主要業(yè)務范圍包括從整車到零部件的業(yè)務。
官方公告留下了懸念:合作產品由誰來做?』
顯然,合資公司是在整合雙方人才的基礎上,整合純電動汽車及零部件的研發(fā)、銷售及相關進出口業(yè)務的公司。合資公司設計開發(fā)的產品將充分利用比亞迪現有的電動平臺技術和電動零部件供應,并納入豐田質量安全控制標準的要求。
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成就值得肯定,對此王傳福也頗有信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自主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及充電設施、整車制造等核心技術的汽車企業(yè)。并有成熟的營銷經驗?!?/p>
豐田副總裁寺茂甚至直言,“我很高興能與比亞迪成為超越競爭關系的‘合作伙伴’。”他的話是豐田對比亞迪實力的充分肯定,“超越競爭”的評價也不低。目前,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已從2021年的20%左右提升至24%左右。持續(xù)的市場份額和發(fā)展?jié)摿赡苁勤A得豐田青睞的最關鍵點。
●支持豐田的電氣化戰(zhàn)略
比亞迪高級副總裁連玉波表示,“我們期待此次合作,實現比亞迪與豐田在‘純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力’和‘R&D能力’以及‘質量’和‘安全’方面的強強聯合?!笔聦嵣?,豐田的質量和安全是全球公認的。同時,豐田也需要比亞迪對其電動車戰(zhàn)略給予足夠的支持。
2021年,豐田提出升級電氣化戰(zhàn)略,力爭到2025年提前5年實現電動汽車銷量550萬輛,包括傳統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將占100萬輛。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市場,中國將成為豐田完成2025年計劃的主戰(zhàn)場。目前,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都在準備實現豐田發(fā)布的另一個重大目標,那就是到2021年達到200萬輛的產能,這對于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來說已經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到2021年,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銷量分別為72萬輛和58萬輛。目前就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戰(zhàn)略而言,他們的任務更像是打牢基礎,努力通過HEV產品做出貢獻,所以如果剩下的100萬輛純電動車能在國內獲得新的支持就太好了。
不可否認,比亞迪對豐田發(fā)展純電動汽車構成了威脅,但如果能結成聯盟,那就更強大了。從7月份豐田和比亞迪宣布聯合研發(fā)產品,到合資公司簽約后不到4個月,也間接反映出豐田發(fā)展純電動汽車的迫切需求。豐田期待通過比亞迪迅速將在中國市場的傳統汽車優(yōu)勢轉化為純電動汽車。
其實回顧豐田的發(fā)展,其電氣化戰(zhàn)略似乎有些晚了。直到2021年底,豐田成立了EV業(yè)務規(guī)劃部。2021年底,豐田首次公布純電動汽車發(fā)展規(guī)劃?,F在,比亞迪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成熟的開發(fā)體系和供應鏈,正好可以解決豐田在中國本土發(fā)展純電動汽車的迫切需求。
目前,限制豐田在中國市場銷售HEV和EV車型的主要原因是動力總成供應不足,其中電池容量問題一直困擾著豐田。中國最大的電池供應商豐田汽車的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 Company在中國已經有兩家生產鎳氫電池的工廠,第三家目前正在規(guī)劃中。此時,在鋰電池銷量上僅次于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的比亞迪自然成為豐田的首要合作伙伴。此前,豐田剛剛宣布與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牽手,但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內的電池幾乎“難求”,比亞迪的到來成為保障。
我們認為,迅速推動兩者“聯姻”的關鍵不是豐田。從比亞迪的角度來看,與豐田這樣的世界級汽車制造企業(yè)合作是一個夢想。雖然這種說法有些夸張,但與豐田相比,比亞迪在基于平臺的研發(fā)、成本控制、質量控制和安全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這次合作,比亞迪也迎來了一位真正的“老師”。相信在此次合作中,比亞迪能夠通過豐田的努力,快速培養(yǎng)團隊,在整車開發(fā)、安全、品控等方面進行補強,進一步成為國際高水平汽車制造商。
“比亞迪e平臺”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共同分擔成本和技術。成本方面,隨著比亞迪e平臺和電氣化供應鏈的開放,比亞迪希望大規(guī)模平均分攤成本,同時擴大市場份額,而豐田恰好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快速提升其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除了傳統的三電技術,甚至汽車聯網技術,還可以進一步合作。
●能讓“比亞迪豐田”順利前行嗎?
豐田和比亞迪的合作讓人想起了2010年戴姆勒和比亞迪結婚時的情形。比亞迪還負責電動車核心平臺的研發(fā),豐田在整車工程和質量控制方面扮演著強大的跨國汽車巨頭的角色。看似強強聯合的典范,但參考必代-騰勢品牌的合作結晶,結果卻很難說。自2021年量產以來,騰勢累計銷量只有一萬多輛,“比亞迪戴姆勒又給騰勢錢了”的消息不絕于耳。
有了“前車之鑒”,豐田和比亞迪的未來會好嗎?這次的答案是樂觀,成功的關鍵在于時機和品牌。不用說“天時”,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比9年前的“蒼涼”好多了,充電設施、服務生態(tài)、用戶接受度都有了很大提升。補貼也退到了邊緣,全方位的市場化競爭開始了。如果這個時候不提前,我們什么時候等?
最重要的是,雙方合作的車型都可以使用豐田品牌。這意味著產品定位將貼近百姓,用戶群體將更加廣泛。用豐田的“金字招牌”來宣傳,比重建一個品牌容易得多。顯然,這也是指騰勢的經歷。新的合作不僅撥亂反正,也讓品牌營銷更加現實。畢竟以前愛惜羽毛,開另一個試驗田的新創(chuàng)品牌,大部分都沉入了大海。
除了以上兩個因素,最終的成功還要看產品。由于合作產品將采用比亞迪現有的電動平臺技術和電動供應鏈系統,推出速度應該更快,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加上性價比高的定位,成為爆款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強。當然,僅僅制造一兩款產品還不足以成為車企在新能源之戰(zhàn)中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單一產品矩陣一直是騰勢品牌質疑最多的。比亞迪E平臺號稱能夠覆蓋包括小型車、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型車和大型車在內的全車系統。這種高度的靈活性將有助于支持合資公司不斷創(chuàng)新。
在與比亞迪牽手之前,豐田已經與馬自達、鈴木、斯巴魯共同開發(fā)了電動汽車平臺。另一方面,比亞迪也有戴姆勒、長安等眾多合作伙伴。然而,雙方還是走到了一起,他們一定看到了特別的價值。這不僅體現了企業(yè)開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也為聯恒在汽車行業(yè)提供了借鑒。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