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堵費的利與弊
如何收取擁堵費
據(jù)介紹,在國外,一些地方采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tǒng),主要針對進入中心城區(qū)的車輛。不同地點和時間段收費不同;收費。但是,北京的情況與國外不同。流動人口多、城市道路復雜、收費技術問題都需要考慮。
該不該收擁堵費?
首先要肯定的是,擁堵費是一種價格措施,增加了行車成本,必須是有效的。擁堵費越高,放棄開車的人就越多。尤其是那些低收入、對成本非常敏感的工薪階層。價格手段也是市場調控的有效武器。與其某個領導發(fā)車牌不如全面收擁堵費,這樣就避免了尋租腐敗的空間。其次,問題很多,首當其沖的就是替代交通工具的問題。每個人都乘汽車出門。不是不想做公車,而是公車不行。地鐵人擠成相,公交車又慢又擠沒保障。北京實在是太大了,房價太高了,人們被逼到郊區(qū)去住。沒有車,進城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可以按擁堵收費,但他別無選擇。這樣就沒有足夠的溢出。駕駛已成為一種必需品,而不是一種選擇。
北京為何再次提高擁堵費?
2010年,交通部門當時就發(fā)出了“警告”。如果機動車增速不放緩,到2015年,機動車保有量可能達到700萬輛,路網(wǎng)平均車速低于15公里/小時,擁堵指數(shù)達到9.5以上.在北京開車的速度與業(yè)余馬拉松運動員的速度差不多。據(jù)媒體報道,清華大學交通研究院教授石其新曾表示,從目前北京等城市的情況來看,接近收擁堵費了。國外城市普遍認為,當?shù)缆房臻g飽和度達到85%,且道路上車輛平均時速低于18公里時,才可以考慮征收擁堵費。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北京交通擁堵每年造成約700億元的損失。其中80%以上是擁堵時間損失,10%是油耗成本,10%以下是環(huán)境污染成本。
征收擁堵費會改善交通嗎?國外如何征收擁堵費?
關于擁堵費的征收,國外已有嘗試。
2012 年意大利米蘭開始征收擁堵費后,交通量下降了30%。與此同時,交通帶來的污染物也下降了30%。
倫敦征收擁堵費以來,進入收費區(qū)的車流量減少了25%,每天進入收費區(qū)的汽車減少了7萬輛,50%到60%的市民轉為公共交通運輸。征收擁堵費直接減少了區(qū)域內的交通排放,年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8%,PM10排放量減少7%,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6%。
歡迎咨詢法律問題。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
1極氪全新轎車正式命名為007 軸距2928mm 將于廣州車展預售
- 22023進博會:一汽-大眾ID7 VIZZION亮相 將于年內上市
- 3廣州車展前瞻 眾多重磅車型來襲 國產(chǎn)普拉多和智界S7等
- 4全新領克06 EM-P上市 售價13.68-15.68萬元
- 5全新寶馬5系/i5/X2 廣州車展寶馬展臺重磅車曝光
- 6又打起來了?何小鵬余承東因AEB隔空互噴 李想:吵不過華為
- 22023進博會:一汽-大眾ID7 VIZZION亮相 將于年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