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到底是前驅好還是后驅好?
目前市面上的車子,主要是前驅,后驅和四驅,四驅主要用在SUV和土豪級的高端轎車上,所以我們先不講四驅了,先給大家分析一下前驅和后驅。
所謂前驅車就是只有兩個前輪負責驅動這時車子就是被前輪拉著走,就好比這樣:
同理,后驅車就是后面兩個輪子負責驅動,車子被后輪推著走。
前驅車顧名思義就是靠前輪驅動的車型,這類車型通常發(fā)動機都是橫向安裝的,并且和變速箱一同安裝在車輛前部,是發(fā)動機只驅動一對前輪的動力分配方式。
后驅車則是指后輪驅動的車型,其發(fā)動機的動力只驅動后輪的動力分配方式,通常市面上的后驅車為前置后驅的驅動形式。
1、前驅車優(yōu)缺點:
前驅車發(fā)動機就在前輪上方,不需要傳動軸、后驅動軸和后齒輪箱傳動系統(tǒng),其變速器和差速器被裝配在一個殼體中,組件少而且集中,駕駛室內空間更為寬敞;并且由于動力傳遞直接減少了損耗,運轉效率更高,燃油經濟性也隨之提高;發(fā)動機等總成的前置,增加了前軸的負荷,提高了轎車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wěn)定性和制動時的方向穩(wěn)定性;另外,其重量輕、造價還低,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經濟實惠。
不過,由于驅動系統(tǒng)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車輛前部,頭重腳輕,后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濕滑的路面上;由于前輪同時承擔了轉向和驅動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轉向不足的問題,高速過彎轉向不足尤為明顯;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并且由于車輛前部配重較大,前輪的磨損更嚴重,加速或制動時對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現(xiàn)象更明顯,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后驅車的優(yōu)缺點:
后輪負責驅動的車型,令前輪可專注于轉向工作,因此轉向時的車輛反應更加敏捷,操控性好;另外,車輛起步、爬坡重心都要后移,后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增強,提供了更好的行駛穩(wěn)定性和舒適度,這時,后驅車相比前驅車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局和轉向機構的結構,便于車輛的保養(yǎng)和維修。
后驅的缺點也比較突出,發(fā)動機動力從傳動軸到后橋驅動后輪轉動,作用距離比較長,勢必會損耗部分動力,而且由于傳動軸、后橋等動力總成會占據較多的車內空間,會造成車內中間地板凸起等問題;后驅車部件多、組裝復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另外,后驅車北方的冰雪路面駕駛非常成問題,上馬路牙子后驅強推對前輪有一定損害;對于動力的損耗必然較前驅車大,一般的使用表現(xiàn)是后驅車較前驅車更廢油一些。
前驅和后驅的操控性哪個更好:
1、加速表現(xiàn):后驅勝:這一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種比較極端的情況,比如0-100km/h彈射起步時,車身重心后移,前輪抓地力不足,因此前驅車更容易出現(xiàn)加速打滑,而后驅車則正好相反,車輛更容易快速獲得驅動力。
2、過彎:各有不足??焖龠^彎時,前驅車由于車頭位置更重,容易出現(xiàn)“推頭”現(xiàn)象,也就是傳說中的轉向不足。而后驅車容易出現(xiàn)“甩尾”現(xiàn)象,也就是轉向過度,或者說“漂移”你會更親切。所以能玩漂移的都是后驅車,當然,掌握好角度和力度非常重要。
3、上坡:后驅勝。用簡單點的話說,上坡時前輪抓地力減弱,所以前驅車的驅動力會相應減弱,可能會造成打滑。反之,后輪抓地力更強,此時后驅車在坡上起步會更從容。
4、雪地行駛:前驅勝。具體原理跟輪胎的摩擦極限理論有關,比較復雜,在此不再贅述。結論就是在摩擦力很小、容易打滑的路面,后驅車比前驅車更難控制。
5、日常駕駛:后驅優(yōu)勝。由于后驅車型可以將車重更均勻的分配于前后輪,所以車輛重心相比前驅車更靠近中間位置,像寶馬很多車型都能做到前后重量比例50:50,所以在日常駕駛過程中,穩(wěn)定性與操控性更好。
一款車選擇前驅還是后驅,是由性能、結構和成本等很多因素共同決定的,我們也不能簡單就說后驅一定比前驅好。
如果是同價位的車,后驅車的優(yōu)勢一定在于更好的操控性能,而前驅車會在其他方面更有優(yōu)勢,所以還是根據你的購車需求來定,也不用特別去糾結買前驅還是后驅。